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皇帝的?

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皇帝的?

赵匡胤由最初的一个小小的皇帝侍卫,而渐渐成为拥有最高军权的禁军司令,再通过兵变而黄袍加身,其过程是惊险的,他的经历又堪称一部传奇。

公元927年,赵匡胤生于后唐首都洛阳他父亲的官邸。他的父亲叫赵弘殷,是后梁、后唐时的武将。948年,后汉的枢密使郭威为征讨叛军李守贞而征兵,赵匡胤应募从军,从此成为了郭威的部下,这一年,他22岁。

951年,郭威兵变,夺取了后汉政权,建立了后周。此时,赵匡胤任禁军东西班行首,也就是皇帝郭威的侍卫。而他的父亲赵弘殷,时为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,属于侍卫亲军司马军的高级将领。

954年,郭威去世后,妻侄柴荣继位为皇帝,是为周世宗。柴荣继位后,因为赵匡胤曾经在他身边工作,得到了重用,尤其是在柴荣发动的北伐北汉、对付北汉和辽国联军的高平之战中,赵匡胤英勇杀敌,有护驾之功,因此战后升为殿前司都虞候,成为了禁军的重要将领。

不久,赵匡胤先后被提拔为匡国军节度使、忠武军节度使,出任节度使后,赵匡胤有了招揽人才的借口,并开始组建节度使幕府。他争取了大批谋士,比如聘请赵普为节度推官,沈伦为从事,吕余庆为掌,组成了隶属于自己的“智囊团”。

而在武将方面,他与一批武将结成了“义社十兄弟”,包括杨光义、石守信、李继勋、王审琦、刘庆义、刘廷让、韩重赟等,这些人此时都拥有一定的军权,成了他兵变的核心力量。

同时,赵匡胤的运气也非常不错。柴荣去世前,将殿前司都点检、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,侍卫亲军都指挥使、郭威的外甥李重进,将他们先后解职,将殿前司都点检一职授予赵匡胤,赵匡胤因此成为了禁军最高军事长官,从而掌握了军权。张永德、李重进解职离京,又为他扫除了兵变的障碍。

于是,960年的正月初一,赵匡胤指使他人谎报军情,称北汉联合辽军,入侵后周。宰相范质派遣赵匡胤率军北上抗击。正月初三,赵匡胤率军到达陈桥驿站,将士们聚集驿站前,拥戴赵匡胤做皇帝,随即,赵匡胤与他的兄弟赵光义及那些“义社兄弟”们,在陈桥驿发动兵变,黄袍加身,夺取了后周的政权,建立了宋朝,是为宋太祖,改后周显德七年(960)为宋建隆元年,定都开封,史称北宋。

赵匡胤生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,二十出头的948年他投奔枢密使郭威帐下当兵。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后周太祖郭威。948年后汉高祖刘知远去世,其子刘承祐继位。郭威和另外三人为辅国大臣,四人之中郭威最有才干,平定了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。但是刘承祐不久开始猜忌辅国大臣,950年,与心腹郭允明密谋后,刘承祐以辽军入寇河北为由派郭威镇守邺都,随后杀死另外三位辅国大臣又灭了郭威一族。郭威闻讯立即令养子柴荣镇守邺都,自己带兵攻入开封,刘承祐已被郭允明杀死。

郭威本意要立刘知远的侄子刘赟为帝,此时恰好辽军入侵,郭威带兵出征,大军走到澶州时兵丁都不想再为帝王将相的权力斗争卖命了,他们最信任郭威,于是将军中黄旗扯下披到郭威身上,强行拥立他当皇帝,郭威带兵返回开封,于次年建立后周。赵匡胤见证了事件的全过程。954年郭威去世,由于被灭族,只好让养子柴荣继位。

柴荣继位不久,北汉来侵,柴荣带兵迎敌,大将樊爱能,何徽临阵脱逃,危急时刻赵匡胤镇定自若,建议柴荣兵分两路夹击敌人,柴荣采纳建议大获全胜。由此受到柴荣重用,一路升到殿前都指挥使。

在柴荣手下赵匡胤和石守信等一批中高级将领拜把子,号称“义社十兄弟”,同时他有意笼络有才干的文官,其中就有赵普。但这一切没有被柴荣发觉,因为当时柴荣要对付的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和外甥李重进。为了消弥二人矛盾柴荣特设“殿前都点检”之职由张永德担任。不久传出谣言“点检作天子”。959年在北征契丹途中柴荣捡到一块木牌写着“点检作”三个字。这和谣言相应和,柴荣更加猜忌张永德。可能是受到刺激,北征途中柴荣病重,回京安排后事,派李重进驻防河东,免去张永德殿前都点检之职命他出镇澶州。赵匡胤则接任殿前都点检。那个谣言后来竟成真!不可思议。

959年柴荣去世,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是为恭帝。赵匡胤看时机成熟,下手了。十一月边报契丹北汉联合入侵。次年正月初一,赵匡胤带兵出征,立即传出谣言“出征之日,册立点检为天子”,还有所谓上知天文的兵丁装模作样的说“日下复出一日”,暗示出现新皇帝。

初三日,大军行至陈桥驿,郭威经历的一幕又出现了,兵将将一件黄袍罩在了还没起床的赵匡胤身上,赵匡胤假装生气的说,你们贪图富贵立我必须听我的,否则我不做你们主上。于是约法三章,不得侵犯后周太后和小皇帝,不得凌辱后周大臣,不得掠夺百姓。随即返回开封,石守信等人早就听到消息控制了京城。赵匡胤与后周宰相谈判后决定行禅让礼。当时就在崇元殿行禅让礼,而禅位诏书已经写好,由兵部尚书窦仪宣读。礼成,赵匡胤正式即位,改国号为宋,改元建隆。

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959年)六月十九日,周世宗驾崩,梁王郭宗训继位,是为周恭帝。

符皇后为皇太后,以第二年继续为显德七年,以示对周世宗的无比崇敬,改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。

后周显德七年(960年),北边急报,北汉又与辽帝国联军大举来侵,幼主宗训年幼无知,太后急忙找范质商量。

范质、王溥举荐由赵匡胤作为统帅,慕容延钊为先锋出征御敌。符太后那晓得什么军机,只得准奏。

赵匡胤集结主力北上,把后周的主力部队都带走了。到了汴京北边不远的陈桥驿。

军中时任散指挥使苗训说太阳下面还有一个太阳,意思是天有二日,点检当为天子。于是诸军齐集,齐呼“点检作天子”,都指挥使高怀德首先倡议:“主上年幼,我等出死力有谁知道?不如立点检作天子,大家共保富贵!”

一众将领石守信、王审琦、郭延赟、李处耘等人找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公开商议要拥立新皇帝的事宜,赵普说道:点检威望卓著,一入京城就可继位!

闹了一夜赵匡胤舒舒服服的睡到了天亮。天一亮,赵匡义闯进他的房间要求他称帝,他一走出房间,又发现大家很有秩序的围住他,亮出兵刃,一致要求他称帝。他还没来得及回答,就有人拿出一件黄袍给他套上了,众人罗拜。

赵匡胤于是与大家约法三章:“我当皇帝可以,但是你们必须听从我的号令,善待后周皇室,不许袭扰小皇帝和太后,也不许趁机劫掠士大夫和富庶人家,更不准杀害前朝旧官,不然我就不做你们的皇帝。”众人答应下来,浩浩荡荡返回开封。

然后就在开封登基,建立大宋,是为宋太祖。

公元959年,后周世宗柴荣崩,年仅七岁的周恭宗柴宗川即位,殿前都点检,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,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,王审琦等掌握了后周军权。公元960年正月初一,有传言契丹联合北汉要攻打后周,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,急派赵匡胤等帅军北上御敌,周军行至至陈桥驿,赵匡胤和赵普等,密谋发动兵变,众将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,拥立赵匡胤为皇帝,随后赵匡胤帅军回师开封,京城首将石守信和王审琦等里应外合,开城迎赵匡胤进城,逼迫周恭帝让位,赵匡胤既位,改国号为“宋”,任然定都开封,(既北宋),石守信、高怀德、张令铎、王审锜、张光翰、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。

戏演的好,奥斯卡欠他一个小金人!

黄袍加身,不过话说回来,谁又不想当皇帝呢?

唐朝以后,出现了五代十国。分别是后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。赵匡胤出生于后汉时期,早年游历天下住在一个庙里,庙里有个道士会看相,对赵匡胤说,我将全部积蓄给你,你北上会有奇遇。赵匡胤于是北上,在郭威手下当兵。郭威是后汉四大辅臣之一,老皇帝去世新帝继位,由于小皇帝的猜忌,郭威在外打仗,小皇帝就将三个辅政大臣及郭威的家眷杀害了。郭威和他手下的士兵知道消息后,也没心情给小皇帝卖命了,郭威手下人就将黄袍披在郭威身上,郭威领兵回京,建立了后周。

郭威去世传位养子柴荣,赵匡胤与柴荣手下中成军官结义,史称义杜十兄弟,他们还拉拢了有才干的赵普。柴荣一次征讨北汉时,军中出现谣言,点检做天子。柴荣回京后,就将郭威的女婿张天德原殿前都点检免职,发配。柴荣就让立过军功的赵匡胤当上了殿前都点检。柴荣由于在征北汉时得了病,回来后没多久就去世了,有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。

小皇帝继位后,赵匡胤开始下手了。首先谎称北汉与契丹合兵打过来了,皇帝不知真假,就让赵匡胤领兵出征。赵匡胤领兵到陈桥驿这个地方,当晚就让人散布谣言,皇帝年幼不会朝政,我们立下军功无人知晓,就让赵匡胤给我们当皇帝吧。于是有人就将黄袍披在了上在醉酒的赵匡胤身上。赵匡胤醒后假装生气的说到,你们以后不听我的命令,皇帝我不会当的。众人都愿意,赵匡胤要求众人回京后,不得动皇帝及太后。

赵匡胤早年在现在的河南商丘当过节度使,当时哪个地方属于宋州。赵匡胤称帝后,就建国号宋,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宋。

是我说的,我说兄弟啊,这个皇帝我不当了,让给你吧,所以他就黄袍加深了

  • 姓名:
  • 专业:
  • 层次:
  • 电话:
  • 微信:
  • 备注:
文章标题: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皇帝的?
本文地址:http://css.55xw.net/show-422754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职业教育网

热门文档

推荐文档